发布日期:2021-3-1 来源:本站 返回列表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我国海洋捕捞业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为有效维护我国的渔业权益、实现近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面上项目以及农业部专项的资助下,利用具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调查船“北斗”号在黄海及长江口邻近水域开展了历时10年有针对性的、具有数据国际可比性的资源调查,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长期变化,评估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量和可捕量;研发了适合我国海域的渔业资源评估技术,研究了食物网营养动力学特征以及生态划区方法。
(1)应用拖网/渔业声学方法开展了31航次的资源评估调查,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渔业资源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数量分布、生物量的长期变动规律,15种主要渔业种类生长、繁殖、洄游分布等生物学特征和资源量以及水文、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卵仔鱼的年际和季节变化,是迄今国际上对黄海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最系统、时间序列最长的调查研究结果。
(2)优化了鳀鱼目标强度传统单因子(体长)模型和双因子(体长、水深)模型,量化了不同水层鳀鱼目标强度及其昼夜变化对资源量评估的影响,创新了鳀鱼等海洋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提高了渔业声学资源量评估精度,确立了鳀鱼年总允许可捕量及其限额捕捞工作程序和内容。
(3)在国内率先综合应用胃含物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汞质量平衡法、生态能量通道动态模型,研究和阐明了黄海和长江口陆架区水域食物网营养动力学和能量流动特征;量化了黄海中南部海域带鱼、小黄鱼、黄鮟鱇、细纹狮子鱼等23 种鱼类在秋季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划分出黄东海渔业生物生态群落和功能群,为生态区划分标准的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4)本项目研究成果在海洋权益维护、渔业资源养护、海洋渔业捕捞作业结构调整和渔业管理措施制定等方面已经推广应用,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资源评估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