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依据音乐音符的特征频率对应关系,提出改进的耳蜗电极双侧布局方法,包括均分布置和主辅布置。该布置方法将蜗顶到蜗底对应的感音全频带分隔成响应特定音符刺激信号的音乐响应区域,在每个音乐响应区域中布置一个用于传导或感应该频带信号的对应电极,具有便于传导更精细的音乐和语言中音调信息的特点,可增强人工耳蜗使用者的感音效果。
进而根据耳蜗内末端听神经占位分布规律,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柔性绝缘薄膜材料,采用单层或多层电极阵列制作方法,设计制作可植入柔性人工耳蜗电极阵列传感部件,其中包括制备衬底薄膜、沉积粘附层、金属导电层、剥离薄膜、卷曲塑形、固定封装等步骤。该方法制作的电极具有牢固、频率分辨率高、电极阵列针纤细等特点,可满足个体化、精准化听觉重建治疗,可对接各种类型的声音编码处理器。
由于该介入传导部件按照音乐特征频率占位进行电极点布局,可以高密度电极对接听神经,提高了电极分辨率,更符合人耳感应响应特性,可增强人工耳蜗音乐感知;通过分层加工电极部件,可提高电极良品率。该成果对提高人工耳蜗音乐感知、降低介入式柔性微细神经传感器制作成本及对应产品的升级换代有重要应用价值。
图 1 植入电极卷曲定型过程图
图 2可植入微电极阵列
图 3人工耳蜗植入装置
获奖情况:
(1)2016 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
(2)2014 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应用情况:
该成果可应用于医养健康、高端装备等领域。
研究成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奠定我国相关技术发展知识产权,促进言语康复医疗装备发展。通过改进电极阵列布置设计、新型电极制作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有望使 OTC助听产品的性能指标得到显著提升,不仅使听障患者‘能听会说’,更能欣赏音乐、提高生活质量,这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生活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数高达 2000万人,其中采用非OTC助听技术可以部分修复听觉。但对约占人口 3‰发病率的重度感音性耳聋患者来说,人工耳蜗植入是唯一 OTC类听力康复手段。改进后产品,若按每台售价 5~10万元,年销售 1万台,年销售额可达 5-10亿元,按 30%收益计算,经济效益可达 1.5~3亿元。该成果应用预期经济效益巨大